互联网 日期:2015-04-07
A.控制環境
A1.操守及價值觀
管理階層是否訂有行為守則或類似規範?如有,該規範是否落實?
不論是否訂有員工守則,如何樹立「企業文化」?組織成員知道企業文化的程度如何?如未訂有員工行為守則或類似規範時,「企業文化」是否強調操守的重要性?
管理階層與員工、供應商、投資人、債權人、競爭對手及會計師等交往時,由其行為所顯示出來的操守與價值觀如何?
當員工違反既定政策及程序時,如何補救?如何處罰? 管理階層對干預或踰越既定控制程序之態度如何?
A2.執行能力
是否訂有職務說明書?如有,清晰的程度如何?如無,管理階層如何告訴員工,他們須執行的工作有哪些?如何執行?
管理階層是否分析負責某特定工作之員工需具備哪些知識及技術?如何分析?
A3.董事會及監察人
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期待某些短期目標達成之程度如何?他們的報酬繫於目標達成之程度如何?
員工是否受到達成某些不切實際短期目標的壓力?他們的報酬繫於這些目標達成之程度如何?
董事會與經理人間的獨立性如何?監察人與經理人間的獨立性如何?向董事會、監察人負責之員工,其任免及俸給如何決定?
董事們的知識及經驗如何?監察人的知識及經驗如何?
董事會成員與財務主管、主辦會計聯繫的情況如何?與內、外部稽核聯繫的情況如何?提供指導及監督的程度如何?監察人與這些人聯繫的情況如何?提供指導及監督的程度如何?
董事獲悉之資訊有多少?其中,敏感性資訊多少?多快獲悉?監察人獲悉之資訊多少?其中,敏感性資訊多少?多快獲悉?
董事獲悉的資訊是否與企業之目標及策略、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現金流量、重大合約條款有關?能否用於監督企業之營運?
樹立「企業文化」時,董事所扮演之角色如何?監察人所扮演之角色如何?若發現違反「企業文化」之事件,董事或監察人是否調查?如何調查?
管理階層對承接風險之態度如何?
A4.管理哲學及經營型態
管理階層與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營業主管間之互動如何?
當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不只一個時,管理階層之態度如何?選用的會計政策,其保守、穩健的程度如何?揭露重要資訊之意願如何?變造或偽作書面紀錄之意向如何?
管理階層是否對外提出內部控制聲明書?
管理階層對資料處理、財務及會計職能之態度如何?管理階層關切財務報導可靠性及保障資產安全的程度如何?
A5.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否合適?各重要主管負擔之責任如何?他們了解所負責任之程度如何?
各重要主管之知識及經驗如何?履行責任之能力如何?
A6.權責之分派
企業的規模如何?作業之複雜性如何?權責如何劃分?劃分是否適切?員工人數是否足夠?授給員工的權力與其擔負之責任是否相稱?
負責資訊處理、財務及會計職能的員工,人數是否足夠?員工承擔之責任如何?是否適任?與其享有之權限是否相稱?
A7.人力資源政策及實行
如何聘雇員工?如何調查員工的背景?如何訓練員工?
員工升遷及俸給的政策如何?員工的留任及晉升與其績效間的關係如何?如何蒐集用以評估員工績效之資訊?員工的留任及晉升與行為守則間的關係如何?如何蒐集該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