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日期:2014-10-29
一、案例背景
《楚天都市报》2009年5月19日报道:武汉一家进口汽车销售公司的女汽车销售经理李琳(化名),侵占公司资金600余万元,大肆挥霍。武汉检察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李琳提出起诉。该事件缘于2008年8月22日,公司高层主管,去4S销售展厅进行盘库时,发现128.5万元的越野宝马车不见。通过调看保安门岗监控记录,失踪的宝马是销售经理李琳8月6日开走的,没在财务办理任何手续。继续盘库,发现一辆客户已付133.6万元预定款的宝马X5越野车也不见了,款项被李琳挪于其他客户的应交车款。再次调看监控录像,该车也是李琳开走的。盘库进一步深入,发现李琳一共开走了8辆宝马!该公司立即向武汉市江岸公安分局报案。
女汽车销售经理李琳从2007年5月9日开始作案,第一次作案是将公司一辆36万余元的宝马320L轿车出售,客户付款时,她说公司POS机坏了,请客户将车款打入她的账户,然后她用后面卖出的汽车款,垫付先挪用的前一辆车的车款。她用“拆东墙补西墙”,开始挪用着公司资金。检察机关侦查发现,从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李琳共用两种手段侵占公司车款:一是将客户购车款不入公司账户,直接打入她的指定账户;二是利用公司销售款到账时间差,用后面的售车款“填补”前面的售车款。一年半,李琳共侵占公司车款600余万元。
这是一起职务侵占的经济犯罪,犯罪份子正是利用公司内控管理漏洞,一次又一次作案成功。直至被发现时,已给该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这不禁令人深思:目前内控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相对成熟,为何能发生这样欺诈案例,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此案例对汽车4S店的内部控制现状展开分析,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二、对汽车4S店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的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COSO《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给出了目前内部控制的权威概念。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制定和实施的,为达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认为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要素构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汽车4S店作为一个较新的企业形式,其内部控制现状如下:
(一)构建了内部控制环境,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
汽车4S店企业普遍构建了内部控制环境,具体包括对员工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培养、对员工的胜任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设立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清晰、清楚的组织结构、各项职能经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最后,通过考核、薪酬、提升等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激励、约束员工。
汽车4S店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有一整套的内控管理制度,如,存货、销售和应收账款、采购和应付账款、现金和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方面,对各类经济业务建立了执行特定职能(包括交易授权)的授权机制。
本案例中的汽车销售公司在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是清晰明确的。通过了解得知,公司在内控制度方面制定了《财务制度汇编》的系统制度体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虽然4S店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其操作规范流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致使无法追究责任。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不执行制度,不按制度考核,使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制约、监督作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遗憾的是汽车4S店企业是较新的企业形式,因此重于发展、轻于管理,存在着收入跑冒滴漏、成本控制力度不够、资产严重浪费和损失等问题,加之人员变动频繁,内部控制制度或极不完善,或流于形式。
本案例中,公司在销售和应收账款环节,操作流程规定不细致。销售与结算是不相融职务,销售人员不可以代客户收款。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目前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重要原因是执行力,虽然汽车4S店设计了如存货、销售、采购等控制环节,由于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相叉一起,很难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资产事项进行有效的监控。本文中的案例,就是内部控制在销售环节执行不力,如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往来清理,应当能及时发现这起职务侵占,而涉案的销售经理从2007年5月开始作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才被发现,说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
(四)内部控制缺乏监督
目前汽车4S店内部控制,相对重视的企业是由财务会计部门把关,但由于会计部门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和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滞后性,在相关业务经营环节,比如采购环节、销售环节、存货环节等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较弱。因此单纯依靠财务把关,就会造成事后控制的情况发生,不能在业务或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缺少了在事前、事中实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内部控制最直接的监督,应当来源于内部审计机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是能有效杜绝职责不清、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局面。而汽车4S店,对于内部审计重视不够,有设立审计机构,但审计人员少、审计力量薄弱。本案例中,如果有内审人员定期检查,也能及早发现问题。
三、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对策
根据对汽车4S店内部控制的上述分析,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内部控制建设应把握关键点
1.内部控制设计必须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
内部控制设计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才能做到有效。汽车4S店应当制定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控制目标、授权和责任的规定,内容应包括(见表1):
表1 内部控制设计框架
汽车4S店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就遵循既要遵照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体现4S店的管理理念和特色。做到合法合规、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结构,以公司章程和现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业务流程为控制重点并通过矩阵图的形式明确每一控制点的业务目标、业务风险、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等。
(1)业务权限体系
建立《业务权限体系》(见表2)为重点的授权管理体系,内容应当涵盖如下:
表2 业务权限体系
(2)内部控制手册
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并逐年进行修订、完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台《内部控制手册》,每半年或一年更新一次。同时,在《内部控制手册》的体系框架内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的原则,制定《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对《业务权限体系》进行合理、有度的延伸,通过流程、细则及制度办法的三结合,从点和线两维进一步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要求。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必须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内部控制工作全面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使之成为一种管理习惯、自主行动和自觉行为,从而避免形成内部控制与日常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2.必须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
所有制度都需要依靠人的执行,对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必不可少。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的每个人、每个岗位,应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进行培训、学习,建立日常培训体系和长效培训机制,从内部控制的理念、基本理论到具体的操作流程、控制方法、审批程序、责权分工、评价考核等都要进行培训,使所有员工都具备本岗位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对重要岗位要实现定期考试制度。要充分利用视频会议、专题例会、集中培训、协同办公系统等各种渠道,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培训、宣传。
3.明确责任、加强检查、落实考核
制度建设固然重要,而执行更重要,因此,强调汽车4S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关键。
(1)明确责任
明确各个层次、每一个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企业经营者对单位所有业务流程承担领导责任,各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的执行部门承担直接责任。
(2)加强检查
判断制度和流程执行的好坏,检查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工作。汽车4S店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授予审计机构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把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监督机构,作为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可靠实行的重要组织,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监督各部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并对其考核评价。
(3)落实考核
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融入绩效考核。将检查和评价结果与相关业务部门、岗位的绩效考核对应起来,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在制定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后,最关键的是4S店内部各执行部门或个人严格执行的问题,所有制度都需要依靠人的执行,因此落实考核,防止缺乏工作考核或激励机制,导致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工作而流于形式,没有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现象发生。
4.信息化水平
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汽车4S店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打造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维修服务管理、客户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这样内部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有机统一、互为控制,可以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相关权限控制嵌入信息管理流程,增强了制度执行的“刚性”、提升了管理的效果。
(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持续有效地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定期风险评估,完善内控制度
汽车4S店的经营范围在不断的增多,需要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才能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汽车4S店根据管理的层次在各个层面开展风险评估和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开展公司层面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制定公司层面的风险政策和应对策略,指导业务层面开展工作。二是开展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对主要业务流程要由流程责任部门开展风险评估,包括经营风险、财务报告风险和合规性风险的评估。三是加强风险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支持、鼓励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加强对风险管理理论、管理办法的学习、交流与研究,创新观念、创新管理,探索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2.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汽车4S店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需要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四、结语
汽车4S店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可能因为自身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出现风险、蒙受损失的过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把握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树立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理念,必然会引导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