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框架测试与内控缺陷流程梳理内控自评价内部审计
  • 行业实践 重点行业案例研究专项风险管理企业实践财务管理
  • 风险管理 理论前沿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策略与方案
  • 关于我们 本网简介 本网专家视点 资料下载中心
  • 电话:010-68827610
    专家QQ:421183643在线咨询  查看更多>>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专项风险管理[营销风险及控制措施]  >  专项风险管理  >  首页
    营销风险及控制措施
    财会信报   日期:2014-02-26

      企业为了避免营销风险威胁的发生,平日应将可能发生的潜在交易风险加以系统地整理分类,采取措施制定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与严谨的内部稽核手续,建立风险库,落实风险控制责任,从而提高营销活动质量、降低营销风险损失。企业经常发生的营销风险及防范措施如下:
       (一)对市场变化及消费者习性的变化重视不足,导致产品滞销
      防范措施:(1)系统、及时收集各种市场相关信息,深入研究探讨市场出现的新动向、新变化,做好营销策略与营销方案并落实执行,以挽回市场不利趋势;(2)深入探讨企业成长策略,并有计划地付诸行动。
       (二)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处于成熟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利润受到损失
      防范措施:(1)企业应对产品谨慎地进行再定位,寻求新的顾客群或产品的新市场;(2)持续地进行产品性能的再改善,强化产品功能;(3)再寻求产品新用途及开发新市场。
      (三)企业市场整体营销策略不完善,丧失市场竞争优势
      防范措施:(1)培养企业营销人员权益、策略管理意识及思维模式,以智取胜;(2)收集竞争者的相关资料,做到知己知彼,以拟定有效的竞争策略;(3)深入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与消费特性的变化趋势,拟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4)寻求企业优势,设法避免产业进入障碍。
        (四)企业缺乏产品营销组合观念与做法,导致销售下降、营销利润偏低
      防范措施:(1)进行产品营销利润边际贡献分析,选择重点营销产品,降低低利润产品的营销;(2)致力于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提高产品利润贡献;(3)全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产品利润贡献。
       (五)违反政府相关法规,遭受政府部门处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防范措施:(1)深入研究法律法规规定,如公平交易法、有关税法,避免遭受处罚;(2)自觉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六)顾客资料的流失,造成不必要的同业竞争,影响企业销售
      防范措施:(1)顾客数据库的建立并建立顾客资料保密防卫体系;(2)彻底的员工信息保密教育,认清顾客资料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七)销售给无偿债能力的客户,造成坏账损失
      防范措施:(1)建立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拟定客户征信与授信办法并落实执行;(2)充分利用外部征信资料,协助做好征信工作。
       (八)销售人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销售
      防范措施:(1)商品定价一定要有正确的成本资料及市场同业价格作为基础;(2)建立定价控制系统;(3)制定销售底价,业务人员的售价低于底价销售时,需经上级经理同意。
        (九)国际贸易因币值发生变化,没有进行外汇避险措施,发生汇兑损失
      防范措施:(1)深入研究外汇风险,并依风险特性做好规避外汇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2)建立外汇风险预测系统。
       (十)客户订货事宜处理错误,客户拒绝接受交易事宜
      防范措施:(1)完善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要求相关业务处理人员依规定谨慎行事;(2)严格要求业务代表不可勉强向客户进行推销出货。
      (十一)轻易接受无法制造的产品或无法达到品质标准的订单,造成交易纠纷
      防范措施:(1)加强业务人员的商品知识及避免过分注重业绩,增加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以防止滥卖情况发生;(2)实行合同监督制。
      (十二)客户变更订单内容迟迟没做有效的处理
      防范措施:(1)订立客户变更订单业务处理流程,并要求相关人员协调落实执行;(2)实行岗位责任制。
      (十三)未经授权的交易频繁,业务人员从中舞弊
      防范措施:(1)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稽查,尤其要做好计算机化的内部稽核;(2)实行损失责任追究制,严惩内部蛀虫。
      (十四)交货管理有缺失,常发生不能准时交货的情况,导致交易纠纷
      防范措施:(1)拟定出货业务管理流程,要求出货人员忠实执行,尤其企业要做好生产进度管理;(2)交货方式与有关事宜要写进合同,明确购销双方责任。
      (十五)交易记录故意错误,或虚构交易,从中舞弊
      防范措施:(1)完善营销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并落实执行,加强计算机化的内部控制;(2)加强销售人员的责任制度建设,提高销售人员个人道德素质。
      (十六)销售行为没有开发票,增加企业税收风险
      防范措施:(1)所有发货行为一定随货附送内容相同的发票;(2)发票存根联与客户联的内容要相符;(3)发票作废理由是否合理,不可随意作废,并做好作废发票处理,避免无谓的税收风险。
      (十七)预售货款未及时调账,造成销货收入虚假
      防范措施:(1)建立预收货款业务流程管理办法并落实执行;(2)定期或不定期作预收货款稽核,提升工作质量;(3)统一发票申报时要做必要的调整。
      (十八)商品无端被偷窃,造成损失
      防范措施:(1)加强警卫能力,增强仓管人员应有的责任感;(2)仓库保全措施要全力做好;(3)内部稽核制度要踏实执行。
      (十九)客户账款被业务人员挪用,造成损失
      防范措施:(1)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如有疑问则进行深入调查;(2)定期或不定期实施业务人员工作轮调;(3)要求业务人员忠诚,实施保证人制度。
      (二十)营销人员未积极进行账款回收工作,导致坏账损失增加和现金流减少
      防范措施:(1)专人负责追踪账款回收情况,避免营销人员借故推拖收回账款;(2)按客户类别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彻底研讨账款有效回收策略与实施奖惩办法。
      (二十一)客户抱怨事项处理迟缓,损害企业形象,甚至导致顾客流失
      防范措施:(1)企业建立客户抱怨管理制度,客户抱怨是企业业务改善最好的建议;(2)设立客户抱怨处理专门机构,依据客户抱怨类别由指定部门处理;(3)将处理结果一方面通告顾客,另一方面让相关部门做业务改善之用;(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十二)销售退货作业缺失,导致客户抱怨
      防范措施:(1)仓库收到顾客退货后,及时依照销货退回作业规定办理销货退回事项;(2)仓库应将退回商品及时修理、恢复、减少商品损失;(3)会计部门正确执行销货退回事宜;(4)统一增值税发票是否交回。
      (二十三)销货折让作业缺失,增加企业税负
      防范措施:(1)销售折扣和折让是否与销售该批商品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可按净额纳税;(2)销售折扣与折让发生是否经主管核准;(3)建立健全销售人员收款制度、训练如何降低销货折让及折扣损失的方法。
      (二十四)退货理赔作业缺失,导致无谓的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1)查清退后理赔原因,明确责任,企业只负责企业不当造成的退货理赔支出;(2)深入研究退货理赔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完善相关制度,杜绝退货理赔发生。
      (二十五)未经授权进入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篡改营销数据,从事舞弊行为
      防范措施:(1)严格计算机终端进出系统,健全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2)每天进行计算机日结作业,确保计算机数据库资料的安全性。

    
    网站首页|网站公告|联系我们|版权保护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 电话: 010-68827610 传真: 010-68827610
    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