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框架测试与内控缺陷流程梳理内控自评价内部审计
  • 行业实践 重点行业案例研究专项风险管理企业实践财务管理
  • 风险管理 理论前沿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策略与方案
  • 关于我们 本网简介 本网专家视点 资料下载中心
  • 电话:010-68827610
    专家QQ:421183643在线咨询  查看更多>>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内控体系框架[内部控制要素之内部监督]  >  内控体系框架  >  首页
    内部控制要素之内部监督
    互联网   日期:2015-11-09

    一、对控制的监督的含义
      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监督对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十分重要。
      通常,管理层通过持续的监督活动、单独的评价活动或两者相结合实现对控制的监督。持续的监督活动通常贯穿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重复的活动中,包括常规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了解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监督进行了解和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
      1.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评价内部控制;
      2.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履行正常职责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据;
      3.与外部的沟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
      4.管理层是否采纳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有关内部控制的建议;
      5.管理层是否及时纠正控制运行中偏差;
      6.管理层根据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是否存在协助管理层监督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如存在,对内部审计职能需进一步考虑的因素包括:①独立性和权威性;②向谁报告,例如,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报告,对接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是否有限制;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培训和特殊技能,例如,对于复杂的高度自动化的环境应使用有经验的信息系统审计人员;④是否坚持适用的专业准则;⑤活动的范围,例如,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工作的平衡,在分散经营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覆盖程度和轮换程度;⑥计划、风险评估和执行工作的记录和形成结论的适当性;⑦是否不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内部控制的某些要素(如控制环境)更多地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产生影响,而其他要素(如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则可能更多地与特定业务流程相关。
      整体层面的控制(包括对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控制)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通常在所有业务活动中普遍存在。
      整体层面的控制对内部控制在所有业务流程中得到严格的设计和执行具有重要影响。整体层面的控制较差甚至可能使最好的业务流程层面控制失效。


     

    
    网站首页|网站公告|联系我们|版权保护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 电话: 010-68827610 传真: 010-68827610
    京ICP备00000000号